“狹門洞底府,蚊蟲叮竹腦。”這是當地的一句民諺,大致意思就是,在紫微狹門一帶,蚊子都在竹子上面,從不叮人。其中原因是這里的生態環境好,很少有蚊子出沒,但當地人把這句民諺與宋高宗浪漫地結合在了一起。
宋高宗趙構,是北宋徽宗皇帝的第九子,初封康王。宣和七年(公元1125年),金兵大舉入侵,徽宗嚇破了膽,匆忙傳位于太子趙恒。趙恒于十二月即位,為欽宗,改年號靖康。
宋靖康二年(1127年)四月,金兵分兩路攻入宋都開封,擄去徽、欽二帝,北宋滅亡。同年五月,康王趙構在南京(今河南商丘)稱帝,史稱南宋。
金朝得知趙構另立南宋,便派金兀術再度南下,宋高宗倉皇出逃,經揚州、杭州,一直逃到明州(今寧波)。建炎三年(1129年)冬,金兵追到明州,趙構等文武官員從定海(今鎮海),乘樓船逃到昌國(今定海),在老塘山嘴與野鴨山之間登岸,遁隱紫皮岙。
紫皮岙中有個“里回峰寺”,建于北宋年間。宋高宗一直逃到這里,住了七天,聽說明州知州巳開城出降,又南逃臺州章安鎮等地,幾經周折,最后終于在杭州建立了南宋。
相傳,當年髙宗落魄逃到紫皮岙,喘息未定,又來了蚊蟲光顧,髙宗難忍心中郁悶,對著蚊子大怒:“朕是誰,爾敢來叮?不如叮竹腦去吧!”雖然是落魄皇帝,但終有幾分天威在,從此這里的人們就沒有受過蚊子的騷擾。
其實,當年高宗避難于此已是十二月,不可能有蚊子騷擾。但是,長久以來,當地樸素的村民還是愿意把這里的一些故事與宋高宗聯系起來,他們的想法是浪漫的,畢竟這里是舟山自古以來,皇帝唯一駕臨之處,自然多了幾分“貴氣”,所以在傳說故事中就把當地的一些習俗、風貌都與皇帝聯系了起來,如“新婚女子三日王”、“康王告狀”、"宋高宗與芋艿筵”等一系列傳說和風俗,都成了宋高宗駕幸舟山的遺聞逸事。
連“紫微”的地名都是因宋高宗而改的。據說,原來這里叫紫皮岙,因只長青苔不長樹木,顏色發紫而得名。其實這只是山的外表、進到岙里,卻是樹木成蔭,景色幽秀。因山勢盤繞,形成了“口小肚大”的山岙,顯得十分隱蔽,是宋高宗理想的避難場所。
高宗走后,當地村民又發揮了“浪漫”的才能,把這里改稱“紫微山”。因為古時都把“紫微星”當成“帝王星”,認為皇帝就是紫微星下凡。紫微星就是北極星,也是北斗七星的主星,天上的星圍繞著它四季旋轉,人們把“被群星圍繞的紫微星”的人稱作紫微下凡的命。但是被圍繞的范圍有大有小,生在家為一家之主,生在國為一國之主。
據《中國古今地名大辭典》記載:“紫微尖山,浙江定海縣西,盤紆幽秀,古名紫皮岙,因宋高宗避金人至此更今名。又名宋家尖。”
宋高宗避難的場所“里回峰寺”現在還在。據稱,盛時里回峰寺除三大殿外,還有六十多間禪房,是定海七大寺之―,日軍侵華時,里回峰寺被日軍所毀。現在里回峰寺有一間大殿尚存,目前龍途重修擴建。寺前兩棵香樟樹都逾百年歷史,山岙中環境十分優美。一路上來,還有原709工廠的一些廠房、宿舍,仿似賈樟柯電影中的布景,懷舊味道十足,是值得一去的地方。
信息來源:區新聞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