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題詩回峰寺
上過中學的人,都在歷史書中讀到過宋朝有個名叫王安石的宰相變法推行新法新政的事,可不一定知道王安石還是舟山的父母官呢!
原來,王安石初出仕時,曾做過鄞縣縣令,那時舟山尚未復縣,屬鄞縣管轄,所以舟山的居民也成了王安石的“子民”了。
王安石在擔任鄞縣縣令時,就顯示出他的政治才敢,他認真領導居民興修水利,發展生產,積極主張加強地方治安,并多次到金塘等地查訪鄉情,受理民間事務。
王安石是個著名詩人、散文家,被列為“唐宋八大家”之一。有一次,他到金塘島巡視,并游覽了紫微的里回峰寺(建于公元960年,今廢)后,曾題詩一首:
山勢欲壓海,禪房向此開;
魚龍腥不到,日月影先來。
樹色秋擎出,鐘聲浪答回;
何期乘吏役,暫此拂塵埃。
也有人說這首詩是在普陀山題寫的。當時,他雖然對寺院這塊“凈土”流連忘返,卻擺脫不了官場的糾葛,不能“暫此拂塵埃”。直到宋神宗熙寧四年(1071)參知政事,拜相變法,后又遭到以司馬光為代表的守舊派的反對而被罷相,終老于南京半山院。
王安石在任鄞縣縣令時,還寫有《收鹽》等詩,其中有“海中諸島古不毛,島夷為生今獨勞”,“一民之生重天下,君子恕與爭秋毫”等語,不僅描述樂鹽民生計的勞累,而且表達了他決心擔負起改善民生的重任,說明他從那時就產生了變法的理想。
王安石得到神宗信賴后,促使神宗于熙寧六年(1073)決定在舟山恢復縣的建制,使舟山在宋代得到較快的發展,這對舟山人民是有功的。由此,《昌國州圖志》的編者在人物志的“名宦”一欄中,把王安石列為第一位是很有道理的。
?
?????????????????????????????????《走進茶人谷》 ?章鳳池
信息來源:區新聞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