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虹橋水庫中心有一座山,因形如饅頭,故稱“饅頭山”。山上樹木蔥蔥,偶有野小動物出沒,山下四周綠水環抱,每天早上日出以前,水面上冒著白茫茫的霧氣,有時霧氣一直穿到山高頭,好像蒸熟的饅頭在蒸籠上冒氣一樣,在這山清水秀的地方有一個美麗的傳說。
相傳很久以前,叉河是塊小平原,生活在這個地方的百姓都很勤勞,也很善良。冬天上山打獵、砍柴,春天下田種莊稼。人們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大家都和睦相處,鄰里有困難都能相互幫助。
有一天來了個壯士,因經常在這個地方做生意,大家都非常熟悉他。他力氣很大,每次來時都挑著一副別人都挑不動的、很奇特的擔子。但這次來,他跟上幾次來有點不一樣,用一根燈芯(煤油的引線),一頭挑著一只大烏龜,一頭挑著一只大饅頭,悠哉悠哉地走著,人家看到都很稀奇,這么小的燈芯線當繩挑,為什么不會斷,大家議論紛紛,都講他是個仙人。
這個壯士走呀走,時至中午,他走到叉河一塊中心地,對面來了一個墮平嫂(民間傳說,墮平嫂的嘴巴最毒,一般事情被她說過都要變成壞事),這個壯士想躲也躲不過,只得低著頭一聲不響地走過去。這辰光,兩人碰到一起,墮平嫂看看他也好奇,左看右看,看來看去是根燈芯,她覺得很稀奇,忍不住就說:“喂,儂這官人,這樣細的一根燈芯咋好挑這大烏龜和大饅頭,咋不會斷啦。”被墮平嫂這樣一說,機關就破泄了,等她剛說完,燈芯“啪”的一聲就斷了,隨著彈力,燈芯就飛出去掛在對面山上,像支筆,烏龜和饅頭都落地變成了兩座山,這個壯士也不見了。
后來人們把掛燈芯的這座山叫掛筆山,烏龜叫烏龜山,饅頭叫饅頭山,一直流傳至今。現在當地人還可以根據饅頭山霧氣大小來知道天氣的變化情況。
?
?
?
《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舟山市定海區鹽倉街道匯編》
信息來源:區新聞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