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馬塘的傳說
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定海知縣繆燧修建唐夾岙大塘。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翌年新擴建唐夾岙塘。清嘉慶六年(1857年)徐姓太公徐友芳率族人在大塘外天井圍塘100畝左右。白泉諸姓族人以上畈莊稼遭水淹為理由向徐姓理論賠償。當時,徐家圍塘對上畈莊稼并未造成多大損失,水淹因原先缺乏碶門兩道所造成。太公說明其中原因,但諸姓族人并不理解,一張狀子告到衙門。定海知縣宋林如知事態復雜,如處理不當恐怕會形成各族互相械斗,馬上親自騎馬趕往現場,查看后心中有了主張,傳諸姓鄉民,告知他們等候音訊,府上自有公論回復。正要回衙,不料馬遭驚。飛快奔馳,陷入泥涂中無法動彈。太公見此情景,馬上組織鄉民幫忙。先用木條搭起三腳架,又用繩索縛在馬肚中,用滑輪拉繩把馬釣起,并在族人家中取來木板、木料搭成木道,終于使知縣牽著馬走出陷塘地,知縣對太公與族人鼎力相助方能平安返衙表示萬分感謝。與白泉諸姓族人共達協議,為了莊稼不被淹,及時排放洪水,縣府愿出銀建造兩道碶門寬慰民心。眾鄉民各族民眾重歸于好,而知縣在天井塘中的傳說也在民間廣為流傳,后人把天井塘改為“釣馬塘”。如今,被載入史冊中。
?
??????《2008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舟山市定海區白泉鎮》
信息來源:區新聞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