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海區人民政府
舟山市定海區農業農村局 關于對區十八屆人大四次會議第4號建議的復函
|
|||
李永波代表: 您提出的《關于如何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的建議》收悉。根據辦理工作責任分解要求,明確由我局主要辦理,區委組織部、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定海分局(市林業局定海分局)協助辦理此建議。現將建議中涉及的有關問題答復如下:? 一、關于提高村干部工資待遇 我區始終將村干部隊伍建設作為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的重大抓手。近年來,一方面,持續完善“選育管用”培養體系,聚焦村干部隊伍源頭活水培育。以鎮街為主體建立村主職后備人才儲備庫,依托本土大學生、經商能人、優秀退役軍人“三張清單”,吸納致富帶頭人、企業管理者等復合型人才充實村干部隊伍。同時,通過“寶藏村書記”領學幫帶機制,提升村后備人才在產業招引、集體經濟運營等實戰能力。另一方面,持續優化村干部考核激勵體系,構建“目標牽引、獎罰分明”閉環機制。2022年我區在全市率先建立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專項考核評價體系,健全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情況與村干部薪酬直接掛鉤機制,對成績突出的村干部給予一定的資金獎勵,其中“一肩挑”村干部個人獎勵占比最高可達獎勵資金總額的30%。這三年里,全區48個行政村獲得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資金獎勵,市區兩級財政兌現獎補資金245萬元,其中可用于村干部個人獎勵資金達210萬元,有效調動村干部在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的積極性,打破“干多干少一個樣”的分配困局,形成“有為者有位、躺平者讓位”的鮮明導向。 二、關于完善村級留用地指標 我區通過優化鄉村空間規劃、強化項目要素保障等舉措,為推進鄉村振興提供重要用地保障。一是積極推進鄉鎮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編制。以縣域統籌、鄉鎮實施為原則,科學劃定村莊單元、建設邊界及控制要求,統籌安排村莊用地指標,盤活村莊零散、閑置、低效建設用地,進一步提升土地資源配置效率和節約集約利用水平,為保障村民合理居住需求、鄉村基礎設施建設和產業發展提供用地支撐。目前,我區鄉鎮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已獲舟山市人民政府批復,33個村莊規劃編制完成,3個村莊規劃獲批。二是持續強化村級建設項目要素保障。每年統籌安排不少于當年新增建設用地計劃指標的3%用于村級集體經濟發展項目,對于符合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村莊規劃的村級集體經濟發展項目,土地資源要素保障實施“應保盡保”。2024年,我區保障東海百里文廊項目21個、新農村建設項目16?個,總用地面積116.6畝;完成雙橋溫泉出水口廣場及各村生態綜合整治工程等文廊項目選址?31個,實現用地用林“多審合一”,推動村級集體經濟發展項目高效落地。 三、關于出臺相關扶持政策 我區已開展兩輪村級集體經濟發展行動計劃,通過這兩輪的努力,全區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成效顯著。2017年以來,先后出臺《關于加快發展農漁村集體經濟的若干意見》《定海區新一輪村級集體經濟提升發展五年行動計劃》等相關扶持政策。2017-2019年,我區提前兩年完成全省村級集體經濟薄弱村的“消薄”任務,實現“三年任務一年完成”;“十四五”期間,我區進一步優化政策支持,安排6000萬元專項扶持資金,強化要素保障。2024年,我區實現村級集體經濟總收入達1.88億元、經營性收入1.27億元,較2016年分別增長80.77%、116%,年經營性收入達到50萬元以上的村占比從27%提升至100%。截至目前,這兩輪村級集體經濟發展項目共立項119個,已完工并通過區級驗收項目76個,涉及投資金額1.99億元,項目類型涵蓋商鋪購置、物業用房建設、閑置集體房屋修繕等傳統物業發展模式以及資源開發利用、農文旅產業融合、“飛地”抱團等新型發展模式。已下撥省市區各級財政補助資金8029.99萬元,惠及11鎮(街道)55個村,預計年增加村集體經營收入超千萬元。本輪行動計劃結束后,我區將結合農漁村改革和發展實際,加強分析研判,進一步探索制定新一輪村級集體經濟發展行動計劃,持續鞏固提升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成果。 感謝您對政府工作的關心和支持。 舟山市定海區農業農村局 2025年6月13日 (聯系人:方瓊斐,聯系電話:18857058157/598157) |
|||
|
|||
|
|||
【返回頂部】 【打印本頁】 【關閉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