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海區人民政府
舟山市定海區農業農村局關于對區政協 七屆四次會議第126號提案的復函
|
|||
嚴愛君委員: 您提出的《關于推動冊子鮸魚認證為國家地理標志?打造舟山美食金名片的建議》收悉。我局高度重視,經研究,現將提案中涉及到的有關問題答復如下: 1、全力打造美食標志:為深入挖掘定海區域傳統海洋飲食文化資源,推動特色海產品品牌化發展,建設“味美浙江·百縣千碗”工程,我區大力支持冊子鮸魚品牌創建工作,依托鮸魚獨特風味海產品特色,冊子鮸魚入選為2024年“味美浙江”城市地標食材榜單,“紅燒鮸魚頭”入選“百縣千碗”十佳魚頭,鮸魚子燒豆腐納入省級風味美食名錄。 2、積極拓展美食場景:豐富定海文旅美食產業內涵,通過挖掘鮸魚文化背景,結合“鮸魚十吃”等特色飲食文化,塑造“鮸魚之鄉”的品牌形象,培育海島特色美食優質業態。截至目前,以鮸魚為特色的冊子明島鮸魚館獲評“2022?年省級美食體驗店”。 3、大力推進鮸魚規模化繁育及增殖放流:從2018年開始,我區舟山市定海盤峙水產養殖場開始進行鮸魚種質資源的繁育工作,成功攻破鮸魚人工繁育的難題,目前我區已有鮸魚苗種繁育及養殖企業2家,年鮸魚苗種產量約100萬尾,提升了我區苗種繁育水平。同時投入資金100余萬元開展鮸魚的增殖放流活動,累計已放流鮸魚100余萬尾,有效豐富了鮸魚資源的種群數量。 4、逐步推動國家地理標志申請:按照《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辦法》(國知局80號令),國家地理標志產品認證應當為本地區的種植、養殖產品;原材料全部來自本地區或者部分來自其他地區,并在本地區按照特定工藝生產和加工的產品;應當具備真實性、地域性、特異性和關聯性。經研究及前期走訪,我區漁民在灰鱉洋海域捕撈鮸魚歷史悠久,具有歷史文件佐證及豐富的民間故事;舟山海域培育的大量浮游生物,為鮸魚提供了豐富的食物來源,似的鮸魚具有獨特的肉質、口感和營養成分,申請國家地理標志具有一定的自然及人文基礎;但同時我區鮸魚的捕撈及養殖產量較低,全區僅有5艘船進行鮸魚捕撈,2家養殖場進行鮸魚繁育,未形成規模。目前我局已于浙江省海洋水產研究所及舟山市海洋經濟發展局等單位合作,開展“冊子鮸魚”申報國家地理標志前期準備工作。 下步舉措 1、深挖鮸魚文化底蘊,強化品牌價值:一是品牌定位,定海冊子鮸魚作為特色海產品,具有獨特的地理標識,將冊子鮸魚納入“定海米道”本土地道美食IP,借助“味美浙江·百縣千碗”工程,加強聯動推廣。二是產品創新,積極推薦冊子鮸魚品牌伴手禮參加各類文創活動,結合海島文化優化產品設計,互動交流優秀產品思路,不斷優化自身產品與品牌契合度提升品牌附加值。三是提升服務質量,通過專項技能培訓活動及文化知識培訓,對廚師、美食講解員進行專項提升,深入了解鮸魚的歷史文化背景并提升業務技能,提高餐飲企業美食品牌價值。 2、打造“鮸魚+旅游”主題線路:依托冊子島月亮灣景區、漁人碼頭等當地旅游資源,在“微旅行”系列推廣活動中?重點打造冊子“鮸魚美食+海岸觀光”主題線路,推出體驗工坊、灘涂海釣等業態,形成農文旅融合示范點,將“?一縣一品”文化與地標景點相結合,在當前冊子鮸魚已形成“鮸魚十吃”等特色菜系的基礎上,拓展菜肴新形態,突出鮸魚食材“肉質鮮嫩、營養價值高、滋補佳品”等異質化特點,突出“地理標志”稀缺性。 3、深化宣傳矩陣:通過線上線下多渠道宣傳矩陣,借助節慶活動、美食地圖等擴大曝光度,增強活動效能;加強美食體驗店建設,將定海鮸魚作為“定海米道”首推菜品,過視頻、圖片等形式,旅游宣傳冊、美食制作宣傳片等途徑,在定海美食飯店、高速服務區等場所,為冊子鮸魚美食品牌?提供更多展示平臺和推廣渠道,助力打造具有定海特色的冊?子鮸魚美食文化金名片。 4、繼續推進國家地理標志認證:下步我們將繼續支持養殖場進行鮸魚的規模化繁育,培育鮸魚省級良種場,加大科研攻關,提高養殖規模;通過地方志、民間走訪等形式深入挖掘鮸魚在舟山本地的歷史文化淵源;同時與科研院所合作,進行鮸魚的感官及理化指標檢測,并按照相關要求進行申報的資料準備,爭取在近年內成功申請國家地理標志認證。 感謝您對政府工作的關心和支持。 舟山市定海區農業農村局 2025年5月22日 (聯系人:王國鈺,聯系電話:18205803555) |
|||
|
|||
|
|||
【返回頂部】 【打印本頁】 【關閉窗口】 | |||